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是指净利润扣除应发放的优先股股息的余额与普通股权益之比。如果公司未发行优先股,那么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就等于股东权益报酬率或自有资本报酬率。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的计算公式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的计算公式为: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权益平均额
股东权益报酬率=税后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总额
其中: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优先股股利,是指企业按优先股发放章程的有关规定,按约定的股息率或金额发放给优先股股东的报酬。
普通股权益平均额计算公式为:普通股权益平均额=(年初普通股权益+年末普通股权益)÷2
税后净利润,是指将不包括利息收支的营业利润扣除实付所得税税金之后的数额加上折旧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运资本的追加和物业厂房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的投资。
股东权益平均总额,指在一段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股东权益总额,通常为期末数和期初数之和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股东权益平均总额=股东权益(期初数+期末数)÷2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的说明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指标从普通股东的角度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值越高,说明盈利能力越强,普通股东可得收益也越多,或者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潜力越大。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的变化受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和普通股权益平均额三个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优先股股息比较固定,因此应着重分析其他两个因素,即净利润和普通股权益平均额两个因素。
术语解释
优先股,通常预先定明由普通股以其可分配的股利来保证优先股的股息收益率(如普通股的利润分配降至0之后,优先股在股利方面就达不到股息收益率),优先股股票实际上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类似举债集资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