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发行核准制

导读:证券发行核准制 证券发行核准制是证券发行人发行证券须取得主管当局审核批准的一种制度。它是在注册制基础上,以投资者能看懂公开说明书为前提,规定若干核准的实质条件,经主管

证券发行核准制

证券发行核准制是证券发行人发行证券须取得主管当*审核批准的一种制度。它是在注册制基础上,以投资者能看懂公开说明书为前提,规定若干核准的实质条件,经主管当*审查符合后准予证券发行。

核准制有利于新兴市场的健康发展,适合与证券市场不完善、投资服务机构的道德水准、业务水平不高、投资人缺乏经验与业务水平、缺少对信息判断的能力的地区。这些地区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证券发行核准制的特点

1、证券法规定证券发行人的发行资格及证券发行的实质条件。通过确定证券发行人资格及发行条件,尽力排斥劣质证券的发行,依此,并非各种公司无论其规模及营利能力均可公开发行证券,只有具备法定资格并符合法定条件的发行人才可以发行证券。

2、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发行享有独立审查权。严格地说,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保证法律规则的贯彻与实施,于审核期间,若发现发行人资格、条件与法律规定不相符合者,应禁止其公开发行;目口使发行人资格及条件符合证券法规定,证券监管机构也有权不核准其发行证券。

3、证券监管机构在核准证券发行申请后,如发现存在其他违法情势时,有权撤销已作出的核准与批准,且证券监管机构撤销已作出核准的,无须承担责任。

证券发行核准制发行实质条件

1、发行公司所属行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策。

2、发行公司的经济效益如何,有无发展潜力。

3、发行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健全合理。

4、发行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了必要的资格。

5、发行公司公开的资料是否充分、真实。

6、发起股东出资是否公开等。

证券发行核准制的内容

1、证券发行须遵守信息披露义务,证券发行也必须符合证券法规定的证券发行条件并接受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

2、有权对证券发行人资格及其所发行的证券作出实质审查和决定等。

证券发行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区别

证券发行注册制主要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而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

证券发行核准制是指证券的发行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而且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符合条件的发行公司,经证券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取得发行资格,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注册制与核准制相比,发行人成本更低、上市效率更高、对社会资源耗费更少,资本市场可以快速实现资源配置功能。

目前我国正式推出了科创板,采用的是注册制,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与现有主板施行的核准制的主要区别:

第一,无论是注册制还是目前的核准制都有一些发行上市的硬条件。这些条件在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下有所放宽,核准制下要求企业要连续几年盈利,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允许没有盈利的企业上市。

第二,实行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行审核制度,发行人在符合*基本发行条件的基础上还必须符合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中介机构应勤勉尽责,切实发挥对信息披露核查把关作用。发行人、中介机构应充分披露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在审核过程中,这次主要审核工作放在上交所。审核人员对相关的报送材料和要披露的信息要合理怀疑,要充分问询,严格把关。

第三,要实行市场化的发行承销机制。注册制试点过程中,新股的发行价格、规模、股票市值、发行节奏都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这和现在的做法有重大的区别。新股发行定价中发挥机构投资者的投研定价能力,建立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机制。

第四,要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在发行的硬条件准入方面有所放宽,增加了科创板的包容性,所以对中介机构无论是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责任都进一步强化,这样才能保护投资者利益。试点注册制更加强化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义务和核查把关责任,对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将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强有力追责,实行依法治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对信息披露造假、欺诈发行等行为要出重拳,切实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第五,要完善更健全的配套措施。试点注册制要解决资本市场违法成本过低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法治、市场和诚信环境,特别是完善法治建设,试点注册制将更强调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增强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采取更加丰富的手段提高持续监管能力,加强司法与执法的衔接,推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司法解释,并探索完善与注册制相适应的证券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现期平均数
集装箱不平衡附加费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