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收支分类科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是指“非税收入(103类)”下“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0306款)”科目,属于收支分类科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为各级人民及其部门、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即一级企业)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主要包括利润收入,股利、股息收入,产权转让收入,清算收入等。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科目解读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是依据《2024年收支分类科目》而设置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科目编码为10306,是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当中“非税收入(103类)”下设“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0306)款”科目,反映各级人民及其部门、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即一级企业)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科目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是依据《2024年收支分类科目》而设置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科目,科目编码为10306,是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科目当中“非税收入(103类)”下设“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0306)款”科目,反映各级人民及其部门、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即一级企业)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
非税收入(103类):反映各级及其所属部门和单位依法利用行*权力、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和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含义
字面上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作为同名预算科目,同时存在于我国广义财*预算四本账中的两本即一般公共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中,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及部分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主要包括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财*部直接持股的部分金融企业。
国有资本是国家所有的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中能产生经济效益(利润)的国有经济资源或国有财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主要指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收入,即国有独资、控股及参股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收入。
在一般公共预算中,纳入该预算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及特定国有金融机构按规定上缴国家的利润,而不再包含其他国有企业,其他国有企业包含在后文即将阐述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本预算中。
目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涵盖范围包括国有企业(一级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及财*部直接持股的部分金融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根据所包含企业范围的不同,分别归属于一般公共预算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特别是在国有金融企业方面,有各自相应的预算范围。按照财*部2017年印发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报办法》(财预〔2017〕133号),纳入中央国资预算实施范围的是中央部门及其监管(所属)的中央企业,以及直接向财*部报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中央企业。其中,直接向财*部报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简称“国资预算”)的中央企业包括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邮*集团公司,**院及其授权机构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金融企业(含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
国有资本收益概述
国有资本收益,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具体包括:
(一)应交利润,即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
(二)国有股股利、股息,即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获得的股利、股息收入;
(三)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即转让国有产权、股权(股份)获得的收入;
(四)企业清算收入,即国有独资企业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费用),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分享的公司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费用);
(五)其他国有资本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