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折旧

导读: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的含义1、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该指标按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期末数填列。2、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

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的含义

1、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该指标按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期末数填列。

2、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种种因素(磨损、陈旧)不断地减少,我们称之为折旧。累计折旧实际上就是固定资产更新准备金的合计数。

3、累计折旧在会计实务中也指“累计折旧”会计科目。“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属于“固定资产”的调整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4、实务中提到的“累计折旧”一般是指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上述固定资产,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累计折旧的会计处理

1602 累计折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二、本科目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或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按期(月)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处置固定资产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折旧。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累计折旧的明细科目

“累计折旧”明细科目:累计折旧一般不设置明细科目。因为每一个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都会在对应固定资产卡片上反映。如果公司固定资产很少,想要设置累计折旧的明细科目,则可以,以固定资产名称作为明细科目,这样一来能够更好的与固定资产卡片呼应。相关内容如下:

1、折旧计入“管理费用”的明细科目:使用二级科目“折旧费”

对于行*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管理费用——折旧费”进行核算。

2、折旧计入“销售费用”的明细科目:使用二级科目“折旧费”

对于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或在销售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记入“销售费用——折旧费”核算。

3、折旧计入“制造费用”的明细科目:使用二级科目“折旧费”

对于生产部及车间管理部门、动力及机修车间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每月底计提的折旧费用,可以进入“制造费用——折旧费”科目进行核算。

4、折旧计入“研发支出”的明细科目:使用三级科目”折旧费“

研发支出科目下一般只设置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两个二级科目。对费用的具体核算,需要在两个明细科目下再设置三级科目,即可以设置“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折旧费”或者“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折旧费”科目核算研发时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

5、折旧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的明细科目:其他业务单一的情况下不设置二级科目,多种其他业务,则可以按照业务设置明细科目。

例如:租房的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设置“租房成本”用于核算房产折旧与修缮的费用;对于租赁动产的业务(如机器设备),则可以设置“租某某设备成本”,用于核算租出设备的总成本。

累计折旧会计分录

1、折旧入“管理费用”核算: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注:企业经营过程中,折旧进入“管理费用”核算的固定资产种类*多,计入“管理费用”折旧包括:行*办公人员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闲置的固定资产折旧等。

2、折旧入“销售费用”核算:

借:销售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3、折旧入“制造费用”核算: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月底按比例分配结转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生产成本——B产品

贷:制造费用——折旧费

4、折旧入“研发支出”核算: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折旧费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月底费用化支出结转管理费用分录: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折旧费

资本化支出*终形成无形资产的分录:

借:无形资产——XX专利等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折旧费

5、折旧入“其他业务成本”核算:

借:其他业务成本——租房成本/经营出租固定资产成本

贷: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的实务处理

关于“累计折旧”相关实务处理,一般发生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业务当中,下面以实际案例来进一步了解折旧的核算处理。

【案例1】某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2017年1月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确定的各车间及厂部管理部门应分配的折旧额为:一车间1 500 000元,二车间2 400 000元,三车间3000 000元,厂管理部门600 000元。该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1 500 000

制造费用——二车间2 400 000

制造费用——三车间3 000 000

管理费用600 000

贷:累计折旧7 500 000

【案例2】乙公司2×19年6月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情况如下:一车间厂房计提折旧3 800 000元,机器设备计提折旧4 500 000元;管理部门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6 500 000元,运输工具计提折旧2 400 000元;销售部门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3 200 000元,运输工具计提折旧2630 000元。当月新购置机器设备一台,价值为5 400 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该公司同类设备计提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

本例中,新购置的机器设备本月不计提折旧。本月计提的折旧费用中,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计入销售费用。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8 300 000

管理费用8 900 000

销售费用5 830 000

贷:累计折旧23 030 000

累计折旧与累计摊销的区别

累计摊销和累计折旧在使用的对象上是有明显区别的。累计摊销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土地使用权的累计摊销,也通过本科目核算。而累计折旧是有形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

累计折旧的计算方法

累计折旧的计算,一般是指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四种方法。

年限平均法

定义: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记折旧额均衡得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工作量法

定义: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再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的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指的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累计折旧的结转问题

累计折旧属于资产类科目,资产类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记入贷方,表示固定资产余额的减少,资产本身表示在某一时点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所以资产期末准予有余额,累计折旧期末无需结转。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利润管理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