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
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
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是指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收支规定。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针对的是货币资金收入与支付。其中,货币资金收入是指货币资金进入企业,使企业货币资金增加。一般而言,因出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原材料等营业收入是货币资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业务运行也*为复杂。
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的方法
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一般都采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的方法,如对于业务量少、单笔金额小的单位,记账凭证可一人复核;对于业务量大、单笔金额大的单位,记账凭证则应由两人复核,即增设复核会计、科长再复核。又如通过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还可以发现一些不合法的货币资金收、付;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网站,从公众中取得不合法收、付的线索。
另外,可以对货币资金的支付实行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重点控制大笔金额货币资金支付。合法性控制风险一般较大,通常涉及企业决策管理者本人,因此,国家会利用机关、社会力量对企业进行审计、监督、检查。
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和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的比较
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和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是指服从企业财富*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货币资金的控制方法。
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要求在进行筹资、投资决策时,对各种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并要求对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它涉及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由于企业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企业应请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精心策划。企业可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在合理预测一定时期货币资金存量的情况下,通过实施推迟货币资金支付的采购*策和加速货币回笼的销售*策,还可以通过收回投资等方法,解决货币支出的缺口,但同时应权衡采取以上措施所付出的代价、成本或机会成本,选择一项*优的解决方案。
货币资金控制
货币资金控制是企业为保证货币资金信息的准确可靠,而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与协调的方法、措施和程序。货币资金控制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货币收入内部控制、货币资金支出内部控制,以及库存现金控制。
货币资金控制的原则包括职责分工原则、交易分开原则、内部稽核原则、实施定期轮岗原则。
其中,职责分工原则是将不相容的职责分由不同的人来担任,形成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舞弊的可能性的原则。交易分开原则是将现金支出业务和现金收入业务分开进行处理,防止将现金收入直接用于现金支出的坐支行为的原则。内部稽核原则是设置内部稽核人员或单位,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的原则。实施定期轮岗原则是对货币资金管理与核算岗位的人员实行定期轮换的原则。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货币资金按其形态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它是企业中*活跃的资金,流动性强,是企业的重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商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大量的经济活动都是通过货币资金的收支来进行的,一个企业货币资金拥有量的多少,标志着它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大小。货币资金是投资者分析、判断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在企业资金循环周转过程中起着连接和纽带的作用。
因此,商业企业需要经常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既要防止不合理地占压资金,又要保证业务经营的正常需要,并按照货币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各种收付款项进行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