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贴现
再贴现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作用
再贴现是解决商业银行因办理票据贴现引起资金不足问题的一条途径,是人民银行调节货币供应与加强宏观调控的有力措施。
种类
再贴现有买断式和回购式两种:
1、买断式再贴现是指申请再贴现的银行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人民银行,票据到期由人民银行作为票据债权人向票据付款人收取票款的行为。
2、回购式再贴现是指票据到期前由原申请再贴现商业银行回购票据后,向票据付款人收取票款的行为。
账务处理
买断式再贴现的处理
金融企业向人民银行进行买断式再贴现融资,按实收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再贴现利息金额,借记“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科目,按票据金额,贷记“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科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所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贷: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
回购式再贴现的处理
金融企业向人民银行申请回购式再贴现时,按实收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转贴现利息金额,借记“递延支出——未确认再贴现支出”科目,按票面金额,贷记“票据融资——再贴现融资”科目。每月结息日及再贴现到期日,按再贴现天数分摊未确认再贴现利息支出时,借记“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科目,贷记“递延支出——未确认再贴现支出”科目。再贴现到期,收到票款时,借记“票据融资——再贴现融资”科目,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递延支出——未确认再贴现支出
贷:票据融资——再贴现融资
借: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贷:递延支出——未确认再贴现支出
借:票据融资——再贴现融资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实务处理
银行处理“再贴现”业务时,会计人员一般设置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支出等科目核算,下面将通过案例进一步了解相关实务的处理方式。
【案例】某中国银行2019年5月8日将未到期的商业贴现票据4 000 000元向人民银行申请买断式再贴现,商业贴现汇票到期日为9月5日,月再贴现率为3‰,办理再贴现手续。某中国银行的账务处理如下:
再贴现利息=4 000 000×120×3‰÷30=48 000(元)
再贴现实付金额=4 000 000-48 000=3 952 000(元)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3 952 000
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48 000
贷: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 4 000 000
9月5日票据到期,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收回贴现票款,某中国银行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 4 000 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4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