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审计

导读:事后审计 事后审计是事前审计的对称,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结束之后,对经济活动的结果所进行的审计,如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财政年度决算审计等。事后审计适用范围广,主要

事后审计

事后审计是事前审计的对称,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结束之后,对经济活动的结果所进行的审计,如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财*年度决算审计等。

事后审计适用范围广,主要是针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财*、财务收支情况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审计。

事后审计的特点

事后审计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大,具有事实客观、证据确凿、结论准确的特性。

事后审计的分类

事后审计可以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

定期审计是审计机构根据审计法规和审计规划,按规定时间对被审单位进行的审计,比如按年度或季度对财务成本情况、税利上缴情况进行的审计。

不定期审计是审计机构根据特殊情况、特定任务和特殊要求,随时安排的对被审单位或事项所进行的审计,比如根据需要随时可以进行的对经济合同执行情况、贪污盗窃案件,以及其他为各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审计。

事后审计的目的

事后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监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会计资料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与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原理,从而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

事后审计的内容

实行事后审计,主要是通过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审查,查明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是否真实、正确,是否符合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是否如实反映了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财务收支是否合规合法,有无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起到查错防弊的防护性作用。

事后审计的作用

由于事后审计一般是在结账后或经济活动取得成果以后进行的,审计资料齐全,通过审计就能够查明所有已经发生的财*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经过和结果,因而监督作用较明显。事后审计对于研究分析问题,纠正错误弊端,挽回已造成的损失和改进工作,都有重要作用。

在现代审计中,事后审计在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事后审计的优缺点

事后审计的优点表现在可以避免审计人员不足、力量有限的尴尬;缺点是随制约前期决策失误问题无能为力,使审计的功效丧失近半。

内部控制要素
应收账款函证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